中国职工焊接技术协会

80后“焊”将李志波 匠人精神成就“大国工匠”

2015-12-08 16:46:00  来源:中国职工焊接技术协会
  11月1日,湖南株洲,32岁的李志波登上了第五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决赛的冠军领奖台。这是我市选手在历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中取得的最佳战绩。此前,谁都没有想到,这份荣誉会属于一个连技师证书都未取得的年仅32岁的普通焊工。因为成绩突出,他还被评为“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这名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建造公司)的80后小伙子,用勤奋点亮了自己的成才之路。

  近日,记者来到建造公司塘沽场地车间见到了李志波,他正忙着蓬莱19-9项目甲板片的预制作业。“不好意思,约在这种地方见面,现在正在赶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见到记者,他停下手里的工作过来打招呼,结实的身材、坚毅的眼神和不苟言笑的样子就是记者对他的最初印象。通过攀谈得知,迫于生活压力,李志波从14岁就外出打工,22岁加入中国海油,从小工干起,快速成长为“金牌焊工”。十年来,他把别人的休息时间都用在刻苦钻研业务上。在这次大赛中,初中文化都谈不上的他,理论考试却高居榜首,与大赛金牌一并斩获的还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2006年,刚入职的李志波开始接触钨极氩弧焊,一时摸不着要领。为了让一米长的焊丝更稳定,每天下班后李志波都用挂面练习。“当时我每天都练习如何把挂面放进啤酒瓶而不碰瓶口。”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不仅掌握了平稳续焊丝的要领,还保证了续接速度。一次技能考核中,李志波在同批员工中脱颖而出,成了焊接梯队的“可塑之才”,他虽然起点低,却勤学不止,把别人的休息时间都用在了做“低头族”上——看书,或者看手机。李志波的手机里没有游戏,没有聊天工具,只有一堆下载下来的课件。日积月累,原来读不懂的理论如今他几乎可以倒背如流。

  “我第一次参加中国海油组织的大赛时,紧张得好像心都要跳出来。”李志波讲述着他的参赛经历。由于经验少、信心不足,那次比赛他惨败而回。初次参赛失利并没有改变他对焊接技术的执著,反而带给他思考:怎样才能在大赛中保持自信?在后来的几次大赛上,每一次比赛及训练过程他都用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参赛试件,反复练习焊接,时常达到废寝忘食的状态。2014年初李志波参加首届全国石油石化系统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决赛,赛前训练时,他每天都要到午夜之后才睡,有时甚至练到凌晨两三点钟。正是有了一次次交织着汗水的磨炼,李志波心里逐渐有了底气,他开始在重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中海石油第五届焊工技能大赛银奖、2014年北京“嘉克杯”国际焊工大赛第八名、天津市金桥杯职工焊接技能大赛第四名等等。李志波曾经颤抖的手,渐渐在比赛中拿稳了“火枪”。

  随着李志波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公司派李志波参与了歧口18-1外挂平台项目的焊接工作。“当时需要焊接300道焊口,作业空间只有8平方米,我们属于非常规空间作业。”李志波说。在焊接工字梁底部时,由于位置很低,根本看不到焊口的位置。李志波让同事拿来一面镜子,利用“平面反射”将焊口位置映到镜子上。他一面看着镜子,一面进行焊接。经过4个小时的施工,李志波把底部4道焊口全部完成,RT检验率为100%。为此,业主专门开会表扬他高超的焊接技术,而镜中焊接也成了他的绝招。采访中,记者看到李志波的手上有很多伤疤,“每个焊工都这样,因为焊接时,3000℃的铁水不停流出来,落在身上的温度也至少1000℃,大家常开玩笑,‘又闻到烤肉的味道了’。”“不疼吗?”“那肯定疼,不过感觉都木了,下班烫伤膏抹一下继续干。”

  十年来,李志波不断创造着人生的辉煌:累计完成焊口4万余道,相当于一个人完成了一座万吨级海洋采油平台上所有工艺管线的焊口总量;平时他的作业合格率和优良率达到99%;由于业绩突出,他被业主授予“金牌焊工”称号……

  

最新信息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